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活动于燕山以北,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和渤海湾北岸的一支部族集团所创造的古文化。它的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因遗址最早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被发现,1954年命名为红山文化。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为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地区高超的制玉水平。据统计,出土的红山玉器中,常见的有玉猪龙、玉箍形器或称马蹄形器、勾云形玉佩、玉璧、玉玦、玉镯、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人,以及玉枭、玉龟、玉蝉、玉凤等各种动物形玉器。其中,玉猪龙又是红山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
玉猪龙形象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是用以代表神灵和先祖的图腾物。红山文化是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为主要发展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尤以玉器的制作和使用着称。中华民族对玉器的使用从古至今分为神玉时期、王玉时期和民玉时期,红山文化是中华民族用玉历史的最早阶段,即神玉时期。
玉猪龙的造型为猪首龙身,此件C形玉猪龙,黄色,呈勾曲形,如一“C”字。龙首较短小,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近椭圆形,有并排两个鼻孔,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尾部尖收而上卷,整体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此物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玉龙的重心位置有一孔,用绳吊起首尾水平,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此玉猪龙整器呈“C”形,造型独特,玉质莹润,沁色自然,风格古朴浑重,极具神韵,现难得流通拍卖市场,是收藏家们青睐的对象,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距今五千至六千年,分布于中国北部辽河流域,是中国史前时代北方的玉器中心。红山文化玉器出土品种众多,用料精良,制作精美,极具时代特色。在农耕为主的红山地区,猪被视作神灵或图腾来供奉,地位崇高。玉猪龙是龙与猪的结合体,而得“猪龙”之名,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龙形图腾器物,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起源。透过玉猪龙表达了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