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文化沉积蕴涵了深厚的炎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收藏和鉴别古玉璧,一定要切实掌握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特征。
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为核心的礼器,在辉煌的玉文化发展史中独具魅力。玉璧有着极其广泛的使用范围,或祭祀、或佩带,或陈设,都有严格的规定,它既是贵族权力等级的标志,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信物和馈赠品。玉璧的形状为扁平状,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圆环形器物。考古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不同形制的玉璧出土,一直延绵到清代,它出现的时间之早、且使用时间之长、不同历史时期纹饰特征之变化丰富,在玉璧的鉴定断代上以及演变史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而不可再",玉的天然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可见玉的经济价值为它物所不及。基于玉的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使众多喜爱者为之倾倒,不惜重金也要将宝玉收藏在手,促使玉的收藏成为大有讲究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