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鹏 (1547~1628)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至崇祯元年(1628)依然在世。其父丁瓒,以医为业,好收藏,并善书画。耳儒目染之下,丁云鹏亦擅绘事。及长拜詹景凤为师,并与董其昌、陈继儒、莫是龙、王穉登等时有往来,得以赏鉴他们收藏的宋元诸家名蹟,汲取更多创作的养分,设色浅淡氤氲,学钱选画法。山水清雅简远,富有意境。中年用笔精工秀润,略似文徵明、仇英;晚年则更添朴厚苍劲,自成一家。
丁云鹏以人物、佛道最负盛名,论者谓,在明末人物画家中,丁云鹏与陈洪绶、崔子忠成鼎足之势。早年人物画工整秀雅,晚期趋于沉着古朴,前后变化可从存世的《媛挡熊图》及《三教图》中窥知一斑。
平台有幸征集到一幅丁云鹏《师法天道》的人物画。此幅属于佛教题材,画中佛祖、菩萨、罗汉在他笔下既栩栩如生,又庄严肃穆。丁云鹏的人物画以折芦描和铁线描等白描手法为主。落笔稳,笔力劲,速度快,堪比苏轼咏吴道子作画诗中所曰:“当其下手风而快,笔所未到气以吞。”这种高难度的技巧和磅礴的气势不仅赋予了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也显示出蓬勃的生命激情。这得益于他的版画创作,这种运用线描沟通版画与国画的交流上,不仅提高了国画的白描水平,也促进了版画艺术性的提升,这种贡献是同代画家难以比拟的。
丁云鹏在吴门画派工整秀丽的环境下,另辟蹊径,以“朴拙”的人物画风标新立异,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末,人物画在盛极一时的“写真写实”的“波臣派”的笼罩下,人物画能够独树一帜,实为难得。他的人物画不仅影响当时的版画创作,也对清代人物画影响较大。清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家丁观鹏因仰慕同族前辈丁云鹏而取名“观鹏”。清代胡敬在《国朝院画记》中云:“明丁云鹏道释像,其法本宋人,与梁唐壁画之以奇诡擅能者流派自别。”由此可见,丁云鹏对人物画尤其是道释人物画的影响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