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颁布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圣旨,大部分都是皇帝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敕命”,又称“诰书、敕书”。
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书写则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庶吉士”来承担。
平台有幸征集到一张清代圣旨。此圣旨保存很好,字迹清晰,只有上面的龙有点不清晰,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是真品无疑。此圣旨文书皆用丝织品精制,其正文行文精悍凝练,达到“增一字嫌其累赘、减一字达意不确”的程度。汉文为小楷书写,圆润飘逸,气度雍容,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突出,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从系统性、完整性、历史性、稀有性等方面看意义重大,同时还保留和见证了清朝圣旨由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和经济价值,孤品。此圣旨具有特殊的历史收藏价值。
圣旨从拟稿到缮写均由顶尖文化高手来完成,它在颇富史料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极大的艺术欣赏价值。清代圣旨档案的收藏、保管、利用,对研究清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