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产生于雍正时期,<<南窑笔记>>中将茶叶末釉称为"厂官釉",属高温黄釉,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雅致。
从宫中传世品来看,清代茶叶末基本都是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所烧造,数量多,品种全,制作精美,主要集中在雍正、乾隆二朝,嘉庆、道光、咸丰、光绪朝也有烧造,但数量不是很多。其中雍、乾二朝特色较鲜明。从釉色上看,雍正时期茶叶末釉瓷最具魅力,釉面细腻,色泽幽静匀润,颜色多变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有茶无末,似鳝鱼皮色,称“鳝鱼黄”。
茶叶末釉属无光釉,釉色深沉而含蓄,造型和釉色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官窑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茶叶末釉艺术风格庄严肃穆,故多施于大件的尊、缸、罐、瓶等器物上,给人以雄伟博大之感,即便是少数小件器皿,也多是仿古造型,且做工精细,显现出端庄古朴的艺术风格。
近茶叶末釉竹节长颈瓶,撇口,长颈,颈上饰弦纹三周,鼓腹,长圈足。全器施茶叶末釉,釉质凝润古朴,釉面光滑细腻,流油均匀,釉色古朴典雅,色泽深沉静穆,泛丝绢光泽。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端庄大气,堪为案头清供。底刻“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保存完好,品相俱佳,是雍正时期难得一见的御窑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