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景德镇。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
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釉里红系用铜红料在瓷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其红色用铜红料在釉下,故属釉下彩 。
至今,明代釉里红瓷品在交易市场的高价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每件明釉里红瓷品,都能在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的价位成交!影响所及,清初釉里红瓷品,在交易市场上价位也直追明瓷。历史上只有三个时期充分烧造过:元代、永宣时期、康乾盛世,其他时期非常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