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凡 1888年—1961年,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大凡为儒商后裔,纵观王大凡一生的创作,其瓷艺“文人画”的风格和追求,均以“雅俗共赏”贯穿。在“珠山八友”的十位画家中,除王琦属大写意外,其他均为兼工带写、婉约内敛的小写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
唯安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艺精于道,勤奋好学,文艺双绝,德间众长!在战乱时间,王大凡教师以其孜孜不倦的寻求,寓艺于道,终为我国瓷板画一代宗师,在世界史上又一次写下了我国的浓墨重彩。
平台有幸征集到一幅《欢天喜地》王大凡瓷板画。此幅挂屏瓷板画,画面以童子嬉戏为主题,用笔用线用色遒劲,似传统线描法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一类。落款提拔朴拙、厚实、圆润,章法别致,有装饰味。童子人物脸部刻画细腻,讲究明暗变化,有西画中的素描关系和光影变化,晕染手法独特,立体感强。且童子人物画背景为描葱郁林木,亭台,假山,染色墨黑,草绿、翠绿、深绿几个层次明显,笔法一丝不苟。此幅挂瓶瓷板画童子嬉戏风格迥异,画面热闹欢快十分令人赏心悦目。作品从有限的画面之中传递出无限的信息,在画意、画蕴、画境诸方面,都堪称佳品。
王大凡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修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幅艺术著作,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联系的艺术面貌。如果说他早年的著作用画笔向大家叙述一个动听的故事,那么他中年的著作即是传达一种禅意,晚年的著作则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这是其安静致远、淡泊明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信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