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国家成长的足迹,银元也正是这历史银河中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使它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并在1912年元旦宣布成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造发行了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圆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发行以取代清朝银元。这就是“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 银元的由来。
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的产物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在收藏市场一直都颇受欢迎,迄今为止收藏市场关注度高的仍然是开国纪念币。钱币的收藏肯定是跟钱币的历史背景、发行量、特殊版本意义是分不开的。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在收藏市场的地位得力于它的历史价值,后期市场随着关注度的增多、开国纪念币的历史背景、孙中山的开国纪念币作为收藏、投资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好!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为甲辰版
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江南省,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系我国货币史上有名无实的省份银币。所以目前存世量非常稀少。
此枚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为甲辰版。钱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圈外上端镌“江南省造”,下端镌面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侧分镌干支纪年“甲辰”二字,“甲辰”字上侧镌英文字样;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个新版龙图,周围环绕英文介绍,左右各镌一个六点花星。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其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