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解困开始铸造崇宁通宝和崇宁重宝折十对钱,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停铸。短短四年,崇宁大钱铸量巨大,造成北宋晚期经济陷于混乱,百姓和商家均不愿接受崇宁大钱,最后,崇宁大钱由当十降至当二小钱使用。崇宁重宝是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造(公元1102年~1106年),距离今天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其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不言自明。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
崇宁重宝,为圆形方孔铜质钱币,大小正确,钱币正面“崇宁重宝”四字隶书对读,字体端庄工整,笔画圆润饱满,挺拔俊秀,此币光背,穿孔干净,钱币整洁,古朴方正,法度固定,严谨庄重,包浆自然古老,此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颇为难得。崇宁年号钱,作为北宋徽宗名泉之一,集书法艺术和铸造艺术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也越来越为收藏界所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