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是中国较早发明的一种机器制币,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十大名币之一,俗称“龙洋”,因背面普遍铸有龙纹而得名。由于清末、民国时期的战乱连连,一些珍稀型光绪元宝银元已属稀有之品,收藏价值极高,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很多收藏家都趋之若鹜,争相收藏,北洋银元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晚清货币政策的进退两难,每一个断点,都刻下了一段历史的波澜。认识钱币的铸造历史及其演变过程,不仅能认识钱币的历史价值,而且能提高人们对不同时期钱币的种类、色泽、龙纹、齿边等特征的认识。
民国34年1908年北洋造币局旧称北洋机务段铸行的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硬币。中央珠圈正面铸满了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端铸有汉文“北洋造”字,内端铸有汉文“库平七钱二分”字,左右两端各铸一圆。背面中央刻有蟠龙图案,上环铸英文“光绪三十四年”,下铸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刻有圆点。光绪元宝是清光绪时期流通的一种货币。省铸币局共有十九个铸币局,除中央户部外,地方铸币局都有。它是最早引进海外技术的流通货币,对于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收藏品品相精美,其审美个性独具,钱币正面鲜有满汉文化交融之处,而背面则清楚地显示出西方文化的介入。它包浆入骨,自然熟旧,口深口明,流转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出资价值和保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