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是我国最早开始生产铜元的省份,清朝末期相继生产了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及大清铜币系列铜元。辛亥革命后,民国军政府接收了清末的广州造币厂,更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广东造币厂,并着手生产各种带有民国纪年的货币。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广东造币厂生产的铜元以壹仙铜币为主,并于民国七年生产了少量的贰仙铜币。
此件藏品名为中华民国五年广东省造壹仙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为壹仙铜币四个大字,珠圈外部上缘书“中华民国五年”纪年;珠圈外部下缘书“廣東省造”标明铸地,其书写清晰,镌刻精细,图案美观,铸造精良,是极为罕见的珍贵铜元!
钱币背面同样以珠圈为界,珠圈内为大写阿拉伯数字“1”以标明币值,珠圈外围上方为“KWANG-TUNG PROVINCE”英文音譯字樣,珠圈外緣下部则镌刻“ONE CENT”英文字样,标明币值。该币雕工精细,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当时政府推行币值统一政策,大多仙币被回收融毁,故而此币流通时间极短,流传于民间更是稀少,极具收藏价值!
壹仙铜币流通时间比较短,因为当时正值政府推行币制统一政策。朝野有识之士针对广东省造的一仙铜币发出了质疑。当局政府为息事宁人,将一仙铜币尽量回收熔毁。因此,流传于民间的一仙铜币变得非常稀少,甚为难得,加上距今年份愈长, 其收藏价值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