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钱币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中间有方孔的圆形钱币,由环形钱演变而来,成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圆形方孔钱在形制上完全符合“天圆地方”传统哲学观念,所以在中国通行了两千多年,无论是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半两钱、汉代通行的五铢钱,还是唐代以后通行 的各种“通宝”、“元宝”,在形制上都完全一样。由于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使小小的钱币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和结晶,拥有一段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康熙通宝,顾名思义就是在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铸成并在清代流通的货币。作为我国的古代钱币之一,康熙通宝是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由于当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且世界各地通商贸易频繁,货币经济也十分发达。所以康熙年间的钱币通常都铸造得非常精致,大都很规整,钱型厚重,文字美观大方,因此康熙通宝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