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最有市场价值的就是“崇宁通宝”、“崇宁重宝”这两枚古钱币
平台有幸展示一枚崇宁通宝,钱币外圆内方,正面铸汉文“崇宁通宝”四字旋读。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因此要仿制它是很难的。钱币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钱币钱体厚重,锈色古旧,铜质精良,浇铸规整,字文精细。
崇宁通宝的钱文系宋徽宗御笔亲书。徽宗通过日常使用的货币来推行他“天骨遒美,逸超霭然”的瘦金书。以金属铸成的钱币,较之纸绢,更易流传与保存,并且较之文院学校体系中流传的碑帖,钱币上的文字更易随时与民众接触。
北宋时期的钱币,被世人公认为中国铸币史上四个高峰期之一。它从币材、铸造工艺、钱文、版别到合金配比等方面,均达到了巅峰。而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又首推崇宁通宝,它是宋徽宗皇帝亲笔御书;崇宁大钱字体结构疏朗,骨秀格清,笔笔挺劲犀利,划划轻落重收,竖划收笔带还有很多脱离了瘦金体的异书钱,有的文字俊美、别具风格;有的文字浑圆,独树一帜;有的减笔,有的添划,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真是:十钱十版、百钱百样。崇宁钱币以其钱文俊美、铸造精湛而征服世人,使得众多古币爱好者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