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通宝铸于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诸谱所载分小平及折十两种版式。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典雅秀致,铸工精美,可谓“宋代第一泉”。崇宁通宝折十钱,版式浩繁,阎福善先生主编的《北宋铜钱》中就载有191品之多。而其直径大都在34--35mm之间,类折五,因此所谓的崇宁通宝折十钱,实则是一种虚值大钱。
平台有幸展示一枚崇宁通宝雕母,钱币外圆内方,正面铸汉文“崇宁通宝”四字旋读。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因此要仿制它是很难的。钱币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铜币整体制作精良,版面清晰秀美,文字方正,保存良好,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岁月的冲刷后成古铜色,包浆自然,更富有其浓厚的历史感。整体铸造规整,字体清晰,风格独特,字体笔法流畅,纹饰刻制工细,存世量稀少,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崇宁通宝的钱文系宋徽宗御笔亲书。徽宗通过日常使用的货币来推行他“天骨遒美,逸超霭然”的瘦金书。以金属铸成的钱币,较之纸绢,更易流传与保存,并且较之文院学校体系中流传的碑帖,钱币上的文字更易随时与民众接触。
北宋时期的钱币,被世人公认为中国铸币史上四个高峰期之一。它从币材、铸造工艺、钱文、版别到合金配比等方面,均达到了巅峰。而此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又首推崇宁通宝,它是宋徽宗皇帝亲笔御书;崇宁大钱字体结构疏朗,骨秀格清,笔笔挺劲犀利,划划轻落重收,竖划收笔带还有很多脱离了瘦金体的异书钱,有的文字俊美、别具风格;有的文字浑圆,独树一帜;有的减笔,有的添划,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真是:十钱十版、百钱百样。崇宁钱币以其钱文俊美、铸造精湛而征服世人,使得众多古币爱好者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