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国时期,我国的钱币市场中具有较多的货币类型,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银元和铜元了。在这繁多的货币类型中,双旗币是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一类钱币,因其钱币币面上印制有双旗图案而得名。
双旗币铸造于民国时期,1910年12月29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孙中山颁令铸造“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也叫双旗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民国铜元收藏研究中数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非常珍贵。此枚“湖南省双旗币当制钱二十文铜币”,正面上下两边分别铸有“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中间铸“十八星旗”和“五色旗”双旗图案;反面中间铸有麦穗图,取丰岁足民之意,麦穗外有一线圈。圈外有一圈英文字,意思为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此枚钱币包浆自然,是难得的双旗币珍稀版本。
湖南省双旗币出现极少,在社会流通较少,铸造之初还有多个版本。其所铸铜元大部为红铜质,也有大批黄铜质的,这种铜元在湖南境内偶有露面,颇受钱币喜好者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