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 中 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此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的由来。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双旗十文,钱币正面珠圈内左为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两面国旗相互交叉,上系结带,飘逸洒脱;珠圈外上环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环铸“开国纪念币”字样。钱币背面珠圈内中央竖写“十文”,两侧有禾穗、连叶纹环绕,纹饰考究,寓意美好。工艺极其精湛;珠圈外铸连叶纹环绕,钱文清晰,字体深邃。钱币虽小,却可反映社会一斑。钱币正面可见满汉文化的完美融合,背面则反映出了国外文化的融入,可见该历史时期我国已对外开放,国际文化交流现象良好。
藏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此枚铜币保存完好,钱文、轮廓 的清晰程度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铜元在我国发行流通前后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在我国货币的历史长河中仅是十分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铜元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化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过程,是我国近代货币史和钱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造双旗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也是历史长河的见证。独具收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