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成立后,铜元还在大规模使用,而在1914年,铜元正式改名为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大清的最大区别在于龙纹被换成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币图案多是两面交叉的国旗,并有“开国纪念币”和“中华民国铜币”字样。这种带有两面国旗交叉的铜币被简称为“双旗币”。
此枚为中华民国十年贰拾文双旗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镌交叉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图案,珠圈外上环书“中华铜币”字样,下环“民国十年”四字,左右有花纹装饰;钱文端庄,挺拔俊逸,笔画饱满,横直竖立,具有强烈的书法艺术感。钱币背面中央有币值“贰拾文”,左右有两株嘉禾环绕,下系结带,纹饰深邃,线条流畅,优美细腻,观赏价值很高。
由于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而且民国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在兵荒马乱战争频发的年代,钱币在经历无穷的岁月之后,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此种钱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是难得,故深受收藏者青睐,未来价值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