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乱世饥民。收藏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热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收藏的种类已经从以往以邮品为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瓷器、古玩、字画、钱币、粮票等700个门类,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膛目。在收藏种类中尤其是粮票这一具有大众品位的较为经济型的收藏品,在收藏大军中独树一帜。有人说得好:“有许多东西当失去时,才会发现它的珍贵和价值的所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粮票,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九十年代逐步退出了经济舞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纷纷“退休”,在收藏队伍中继续发挥着“余热”。
中国的粮票历史绝非一般的文化娱乐史,而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发展史。是历经沧桑达半个世纪的完整板块,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这些充分体现了其历史文物的本质属性,是绝对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收藏文物。
粮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完整的中央、省、地、县系列性;既具有山水、风景、语录、民俗等多样的设计,又具有雕刻、水印等版别;既有印钞防伪,无法仿制历史风化旧像片的特性,又具有海内外华人及国际收藏界的认同性。这些主要特性,进一步体现了粮票不仅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收藏文物,又是具有极高文化艺术内涵的收藏文物,而且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不可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