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代最大的区别就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
下图是近期征集一枚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十文。品相完好,币面整洁,铜锈自然,光泽明亮,色泽均一,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钱币直径:2.8cm 厚:0.15cm 重:7.2g,正面珠圈内左为十八星旗、右为五色旗,两面国旗相互交叉,上系结带,飘逸洒脱;珠圈外上环为“中华民国”四字,下环铸“开国纪念币”字样。钱币背面珠圈内中央竖写“十文”,两侧有禾穗、连叶纹环绕,纹饰考究,寓意美好;珠圈外铸有英文,钱文清晰,字体深邃。钱币虽小,却可反映社会一斑。
钱币正面可见满汉文化的完美融合,背面则反映出了国外文化的融入,可见该历史时期我国已对外开放,国际文化交流现象良好。中国的古钱币形状各异,品种众多,创造了70多项世界之最,以其高超的铸币技艺和精湛的水准,精美绝伦的外观,闻名遐迩!